推荐阅读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最新公开信息

徐州工程学院第二次学生工作大会圆满落幕


    发布日期:2015-11-15 |  浏览次数:2324

     

            2015年11月14日,在圆满完成会议各项议程后,徐州工程学院第二次学生工作大会圆满落幕。校领导王超、张新科、殷惠光、王冬冬、刘洋、李苏北出席当日会议。校党委书记王超发表重要讲话。
            王超代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向长期辛勤工作在学工战线的同志和全校教职工致以敬意。王超指出,学校党委行政重视学校第二次学生工作大会。会议对提高学生工作科学化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学校第二次学生工作大会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富有成效。
            王超指出,自学校首次学生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江苏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六大工程”,学生工作成效显著。尤其是近年来,学校以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教育深入人心,管理服务扎实有效,学生活动亮点频出,学工体系逐步完善,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学生工作全面深入的发展,保障了学校事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关于如何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学生工作,王超分析了形势、提出了要求。
            王超指出,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准确把握学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一要认清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必须充分认清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切实履行历史使命,增强做好学生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二要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必须深刻认识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态势,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旗帜鲜明地回答为谁办大学、办什么样大学这一原则问题,保证大学生成长方向正确;三要紧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态势。衡量一所大学的最根本、最核心的指标就是人才培养质量,高水平学生工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要把学生工作有机融入学校各项工作,使之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撑;四要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新特点。我校2.2万余名学生身上寄托着2万多个家庭的殷切希望和社会亲友的密切关注。教职工要了解、适应学生身上鲜明的时代印记和发展特点,以仁爱之心和高度的责任心,倾注情感,让学生完成学业、实现就业、积极创业,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
            王超指出,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不断提高学生工作科学化水平。面对学生工作的形势变化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新需求,我们必须要创新学生工作理念,以新的理念,推动学生工作创新发展。一要树立“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理念;二要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三要树立“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理念,四要树立“制度先行、规范管理”的理念。我们必须要抓住学生工作关键,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要锻造一支热爱学生工作、具有现代观念、适应形势要求、综合素质过硬的学工队伍;三要要完善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各项配套政策,健全学工队伍选拔、任用机制,配齐配强一线学工力量;四要多措并举,深入推进学生工作科学化、法制化、信息化,不断提高学生工作质量和水平。
            王超指出,要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努力形成全员育人的强大合力。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校党委、校行政将继续把学生工作摆在学校改革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位置,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各负其责通力合作的体制和机制,完善“学校指导、学院主导、教师辅导”的学生工作三级管理体系,形成全校上下共同关心支持学生工作的强大合力。二要创新学生工作机制。要积极探索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机制、实践育人工作机制、学风建设新机制、就业指导工作新方式、大学生创业教育新方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团学组织建设机制,通过机制创新,促进内容载体创新、形式方法创新、活动项目创新,不断拓展学生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三要凝聚全员育人合力。学生工作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按照“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育人理念,调动和整合各方面资源,完善协调机制,构建“大学工”格局,努力营造“人人参与学生工作”的良好局面,形成工作合力。
            王超强调,新形势下的学生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校师生员工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对党、对国家、对事业、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肩负责任、倾注感情,团结协作,共同把学生工作做好,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新的贡献。
            会上,学校对“十二五”期间团学工作先进单位、2015年度优秀辅导员进行了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