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下午,我校第三次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大会在中心校区行政楼报告厅隆重召开。会议旨在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总结“十二五”期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成效,明确发展思路,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全体校领导出席会议,王超书记讲话,张新科院长作报告。沈超副书记宣读表彰决定,宋农村副院长主持会议。校各部门、二级学院负责同志,全体教授及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科研骨干,创新团队负责人,各级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出席会议。
张新科首先向大会作题为《夯实学科基础 提升科研水平 强化服务能力》的工作报告。张新科在报告中指出,学科建设始终是高校发展的主题,是关系到学校兴衰发展的大事。学校自启动学科建设工作以来,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学科与平台建设、人才团队建设、科研成果产出、产学研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提升了服务地方的能力,开创了学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良好局面。
关于下一阶段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张新科强调指出,我校要围绕“建设在国内同类高校有广泛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战略目标,以“大工程观”为引领,按照“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分层建设、整体提高”的工作思路,做好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以“大工程观”统筹学科特色与优势的凝练、统筹高水平科学研究、统筹高层次创新平台申报与建设、统筹科研队伍建设、统筹科研工作和服务能力关系。整合校内外资源,强化学科内涵建设,着力构建方向明确、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提升科研项目层次,提高科研工作水平,增强服务地方能力,使学校成为地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和高层次决策咨询智库,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会上,表彰了“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向校第三批重点学科授牌。张新科代表学校与各重点学科责任单位签订学科建设责任状。
省重点建设学科代表刘全德、黄传辉,校重点学科代表陈建明,科研工作优秀个人张连英,青年科研工作先进个人胡峰等在会上作交流发言,介绍了开展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经验和体会。
校党委书记王超作总结讲话。王超指出,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学科和科研工作,因为学科建设是学校实现高质量本科教育的基础,是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产生创新成果的基地,是高校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载体。它承载着大学的办学特色,体现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他对“十二五”以来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一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充分认识加强学科建设对学校发展的战略意义。做好学科建设是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提高教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迫切需要。二要对标找差,奋起直追,树立学科建设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王超全面深入地剖析了我校学科建设的“家底”,对我校的重点学科,尤其是三个省重点建设学科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横向比较,找准我校在全省14所新建本科院校中的定位,明确下一阶段学科建设的关键点和突破口。三要理清思路,把握关键,进一步提升我校学科建设水平。他指出,我校的学科建设要明确方向,错位发展,分层建设,重点突破;改革过去单纯的学科点建设模式,采取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创新团队等统筹建设模式,资源整合,提高效益;注重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遴选,以科学研究为抓手,争取重大科研项目,产出重大标志性科研成果,提高学科建设的显示度。四要加强领导,强化考核,为学科建设提供切实有力的保障。
我校第三次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大会是在谋划“十三五”发展蓝图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为我校今后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将促进我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




